close

前兩天,我常去的謎站出現了袁枚的「隨園食單」。雖然我個人酷愛古人的食記,尤以唐魯孫為最,但對隨園食單一向是僅聞其名,從來沒想過要去找來看看——我個人稱呼這種事,叫做「無緣」→我想應該有人能很準確的說出這其實該叫做「沒心」吧?

剛剛吃午飯的時候很無聊,加上謎站有,所以就看了……這個理由連我自己也知道叫做沒心XD

隨園食單非常地了不起,除了語焉不詳的食譜之外,還充分體現(這個詞,就是在大陸謎站混太久的下場……)了古中國讀書人不管幹嘛都要「載道」的精神,開宗明義第一篇就是「須知單」,須知什麼呢?

學問之道,先知而後行,飲食亦然。作「須知單」。

好嘛,飲食都跟學問亦然了……接下來,第一段的「先天須知」如下:

凡物各有先天,如人各有資稟。人性下愚,雖孔孟教之,無益也。物性不良,雖易牙烹之,亦無味也。指其大略:豬宜皮薄,不可腥臊;雞宜騸嫩,不可老 稚。鯽魚以扁身白肚為佳,烏背者必崛強於盤中;鰻魚以湖谿游泳為貴,江生者槎枒其骨節;穀餧之鴨,其膘肥而白色;壅土之筍,其節少而甘鮮;同一火腿也,而 好醜判若天淵;同一台鯗也,而美惡分為冰炭。其他雜物,可以類推。大抵一席佳餚,司廚之功居其六,買辦之功居其四。


我說,挑菜就挑菜,何必非得扯到孔孟?至於後面他愛須知、愛戒也就都算了,主要是因為他口味跟我恐怕有些不合……比如說他居然戒火鍋!還嫌不雅,說什麼每種菜都應當老嫩適度才好……啊你是不知道「涮」這個字是吧?自己夾好啊誰叫你把火鍋料都丟下去燉的?

至於再後面恐怕就可愛了,隨園食單是用食材分卷的,每每講某物某部位該如何燒法,下面就接一句「某地某某人家最好」……到底是去幾個人家吃了飯啊?!還把人家家大廚的秘方都寫出來了!(雖然時至今日,寫不寫出來也都沒什麼差了……)
          
所以,我說,隨園食單其實跟我們現在隨便走走都會撞到(這是把網路實體化的比喻)的食記其實沒什麼兩樣。我們現在出門吃飯,上一道菜照一道,然後放上BLOG加上「……豬排是沾粗麵包粉下去炸的,剛吃的時候很脆,但是過不了五分鍾就軟掉了。如果這點能再改進的話XX就是我心目中第一名的豬排店了!」(這是我自己的模擬作品,請不要去GOOGLE……GOOGLE出來我也不理你!  囧)之類的評語,然後就說是食記(當然,也有像本人一樣,照片貼完菜名標一標就說是食記的)。或者,另外一種(我正打算開始做的事  囧  我寫成這樣根本就是在婊我自己orz||||||||),把自己做菜的一舉一動都照下來,最後油光水滑的一道菜出現,還請大家多多指教……我要是舌頭長在眼睛上就好了,現在網路發達成這樣,光看都看到撐!(所以我應該立刻把這句話抄下來,千萬不要請大家多多指教orz)

呃,講到這裡我已經很收不了尾了||||||||||||||,不如不要收尾了,反正我打算馬上開始寫另一篇||||||||||||||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yalite 的頭像
    Hyalite

    月光下的玉滴石

    Hyal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